我校开展“劳动促成长 实践育新人”主题劳动周活动

时间:2025-05-06  作者:宋喆  资料来源:学生处  浏览次数:

为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传承和践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增强学生劳动意识与实践能力。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校开展“劳动促成长 实践育新人”主题劳动周活动。

生活实践强技能,培养劳动品格。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习惯,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光荣感、幸福感,共同营造安全、卫生、健康的校园环境。电信学院、材料学院、机械学院、经济学院组织学生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清理、共享单车摆放活动,同学们分工协作,用实际行动美化校园环境;计算机学院组织学生在哈尔滨市劳动公园亲身体验劳动实践,激发学生劳动热情,培养责任担当意识。电气学院组织学生在道外区永源镇开展绿色植树活动,积极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建设美好家园的责任意识。

研学交流树观念,塑造劳动精神。以“劳动塑精神”为主题开展研学交流,培育学生自主的劳动意识和积极的劳动精神,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各学院组织学生观看《大国工匠》《奋斗者》等专题纪录片,学习交流全国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矿业学院依托沉浸式模拟矿井实训基地,组织280名学生分批次开展“矿工一日”深度体验;建工学院举办“劳动塑精神”主题座谈会,围绕“智能化是否削弱劳动价值”“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等内容展开座谈交流,引导学生树立与时俱进的劳动价值观。

品牌特色树典型,强化劳动意识。积极创新劳动实践活动方式,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形成特色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增长本领。安全学院、材料学院、理学院开展手抄报征集活动,引导学生们积极发挥创意、用画笔描绘劳动;环化学院、建工学院、马克思学院组织开展“变废为宝”活动,通过精心设计与巧妙改造,赋予废旧物品新的生命,创作出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手工作品;计算机学院、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开展版画、手工创作活动,深化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

校园活动促成长,激发劳动热情。积极创作主题劳动周活动新媒体作品,充分展现身边最美劳动者的劳动形象、劳动实践过程中的最美瞬间、学生劳动实践中的收获和感悟,激发学生崇尚劳动的意识和参加劳动的热情。计算机学院、外语学院、马克思学院组织学生围绕“最美劳动瞬间”主题,运用镜头捕捉校园、社区等场景中劳动者辛勤付出的精彩画面,并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展示,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和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责任意识;外语学院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设《丁香之声|读人物》专栏,选取各行业杰出人士,通过中英双语介绍,将爱国情怀与语言学习有机融合。

通过本次主题劳动周活动,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进学生进一步树立劳动意识、激发劳动热情、掌握劳动技能。学校也将继续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培育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优秀人才。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