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金秋九月,硕果盈枝,我们迎来了第41个教师节。“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作为今年的教师节主题,不仅代表着全国教育系统的共同信念,也为我们礼赞师道、弘扬师风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扎根龙江、服务科教的高校,黑龙江科技大学的教师们始终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在课堂中传授真知,在实验室里勇攀高峰,在育人路上默默守护。他们不仅是学校发展的坚实基石,更是学子成长途中温暖的引路人。本专栏将聚焦科大教师的育人点滴,让每一段文字都成为科大教师“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真实见证。借此佳节,“科大师表”专栏愿以文载道、以字传情,连接你我,致敬师恩。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平凡而闪耀的育人故事,向所有坚守在教学、科研与管理一线的科大教师致以崇高敬意,并希望通过这些讲述,汇聚全校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共同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服务龙江科教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刘刚,博士,副教授,矿业工程学院,采矿工程系教师、采矿工程系实验室主任,黑龙江省煤矿深部开采地压控制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省高层次E类人才,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硕士生导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采矿岩石力学分会、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理事,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煤炭安全生产专家、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绿色矿山专家、教育部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国际知名期刊Geohazard Mechanics青年编委。从教多年,他始终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奉为圭臬,以学识筑牢教学根基,以品行引领学生成长,成为新时代基层教学组织中实干担当的优秀教师标杆。

立德树人守初心,潜心培育英才
他始终以“学生成长引路人”为标尺,严格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以生为本,为生尽责”的教育理念融入教学点滴,用热忱的教育情怀、严谨的工作作风与温暖的人格力量打动每一位学生。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他始终深耕课堂,精心打磨每一份教案,将现场问题融入到课堂当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探索欲望。他既关注学生的学业进步,更重视其综合素养的提升,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实践创新能力,他常对学生说:“唯有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才能收获成长”。在教学方面,作为骨干教师参与建设的《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获批了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他带领学生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近年来,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得省级金奖3项,银奖1项,铜奖2项,荣获“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他致力于提升学院学风建设水平,为考研学生提供帮助,目前推荐到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东北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就读研究生12人。给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并推荐到大型国企就业30余人。他秉持“好老师应是知识传递者与技能引路人”的理念,教学中注重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着力提升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能力,为学生成才夯实基础。

科研攻坚担使命,勇攀行业高峰
作为矿业工程学院实验室主任,他秉持教学科研协同理念,强调科研探索永无止境,要求团队紧盯矿业前沿技术,聚焦矿山灾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孵化了黑龙江煤科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获批黑龙江省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联合引导资金。科研路上,他笔耕不辍、创新不止,荣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发明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三等奖1项,鸡西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主持黑龙江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引导项目、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哈尔滨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青年后备人才)等横纵向科研项目30余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Physics of Fluids》、《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煤炭科学技术》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2篇,获批软件著作权6项,出版专著3部,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他着眼于耦合动力灾害发生机理,研发冲击-突出耦合动力灾害发生装置,成功解决了耦合动力灾害无法重现难题。

砥砺前行绽芳华,不负时代韶光
从教10余载,他始终紧跟教育发展步伐,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深耕教育领域,在三尺讲台上坚守育人初心,于实践一线主动担当作为。从晨光熹微到夜色深沉,办公室里伏案备课的身影、实验室中指导学生的耐心、课堂上点燃思维火花的激情,都是他对“厚德博学,强吾兴邦”八个字最质朴的诠释。这一路或许有备课至深夜的疲惫,有科研遇瓶颈的困惑,有面对学生多元需求的挑战,但当看到学生在论文答辩时自信从容,在岗位上崭露头角,在社会中践行责任,所有的付出都化为“桃李芬芳”的欣慰。他将多年的教学经验与科研探索融入日常工作,用实际行动生动践行了以校为家的归属感、与人为善的协作观以及精诚奉献的责任感,完美诠释了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面向未来,他必将牢牢把握学校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锚定更高远的教育目标,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学科发展的道路上持续奋进,不断书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