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代会专题报道六】聚焦内涵建设 推进高质量发展

时间:2018-04-28  作者:  资料来源:  浏览次数:

自学校一届三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我校各单位、各部门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并立足本单位工作实际,对照会议提出的2018年总体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措施,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工作谋划,切实把会议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教务处处长张国华:一届三次教代会,是学校站在历史发展新阶段,面对国家发展战略调整对学科专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立足长远,深挖学校发展中的底子不厚、名气不够等问题根源,确立了聚焦内涵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从报告中,能够充分感受到学校领导班子敢于担当的态度、决心和勇气。教务处将围绕学校重点工作,主动担当,积极作为。针对专业认证、专业改造升级、产教融合、新工科建设等年度重点工作,狠抓落实。一是加强教学管理,切实保证学校整体教学工作有序运行;二是以教学审核评估整改为契机,创新工作思路,规划指导开展新一轮专业课程建设,牢固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三是摸清全校各学院、各专业资源占用和资金投入的底数,结合其发展规划,从资源共享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角度,为学校发展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人事处处长宋作忠人事处将认真贯彻落实教代会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部署和要求,一是根据《黑龙江省深化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实施意见》,推动我校岗位设置改革,编制符合学校当前和长远发展的机构、干部职数和人员编制的“三定”方案,将有限的资源向有作为、能干事的地方配置。二是发布集聚人才激发人才活力的实施意见,聚焦我校博士单位建设和特色学科建设,积极引进急需的博士,创造必要的条件,积极鼓励教师攻读博士,不断提高博士人才的比例。三是服务专业认证工作,积极开展教师培训,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OBE教学模式培训,积极开展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方法的培训。四是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鼓励教师破格晋升,将有限的高级职称指标向优势特色学科倾斜,向重点学科倾斜。五是制定人事代理管理办法,规范聘用制用人程序,形成编内用人和编外用人的相互补充,保证学校大学建设的顺利开展。六是积极推进人事管理信息化工作,加快推进人事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教师工作业绩的信息库建设,推进教师业绩考核的科学化、精确化和信息化。

科技处处长赵振民:科技处将认真贯彻落实教代会关于科技工作的任务要求,一是积极组织牵头申报和联合申报国家、地方与行业的纵向科研项目,加强对各级各类纵向项目申报的动员和指导,力争获批纵向项目数量实现新增长。依托学校的“双创中心”、科技园孵化器和科大公司等成果孵化、转化平台,提供优质服务和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我校教职工创办的的科技型企业(公司)入园孵化和进行成果转移、转化,力争横向科技经费有较大幅度增长,力争全年科技经费到帐9000万元。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增省部级科技平台2~3个。依托学校现有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智库等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和健全科技创新平台的管理机制,加强绩效考核,充分释放和发挥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和效能。三是建立科技工作“双周例会”制度,系统推进各项工作的贯彻和落实。每两周召开一次科技工作例会,构建科技工作交流平台和推进机制,总结交流工作进展,研讨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安排部署工作任务,全面推进科技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创新科技管理制度机制,坚持“放管服”结合。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系统梳理我校上级和我校的科技管理政策,做好与财务处、资产处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工作,打通政策执行中的“堵点”,提高科技工作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增强科研人员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处长刘华利: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将重点对照“三加强”“三提高”总要求,认真分析工作目标要求,科学研判招生与就业形势,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一是牢固树立学习意识,全面增强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通过建立部门内部的双周五业务学习制度,普遍提升对政治理论、高等教育理论、招生改革及就业形势、招生与就业全口径业务知识等的学习培训,努力打造一支“全科医生”式的工作队伍,增强精准服务能力。二是瞄准新时期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新一轮高考改革目标,结合我省和我校实际,研究制定招生与就业工作处2018—2020年工作规划,科学谋划各项工作目标和措施,制定工作进程表和路线图,将事前谋划、事中督查、事后总结落到实处。三是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责任担当、落实责任追究。重新审视新时代背景下各项规章制度的科学性、严谨性、规范性、约束性、健全性和系统性。建立健全一整套保障有力、操作规范、流程严谨的制度体系,做到各项工作都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例可鉴。

学生处处长薛立刚:学校一届三次教代会明确以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着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青年。学生工作必须围绕人才培养来开展,重点突出两方面工作。一是培养人,这是目的。首先就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使学生“有理想”,设计和安排思政教育内容既要富有时代气息又贴近学生生活。其次就是坚持“以生为本、为生尽责”的工作理念,使学生“有本领”,把学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把加强基础文明教育作为重要抓手,把奖助贷作为重要载体。再次就是强化责任意识教育,使学生“有担当”,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作用,通过推进“正三观夯基础人生路感恩走”主题思想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责任行为和责任担当精神。二是抓队伍,这是保证。落实党代会、十三五规划确立的目标任务,学工队伍建设在数量上得以有效补充,提高质量成为关键,要以辅导员论坛、调查研究为载体,深化理论学习和技能提升,从而达到加强学习、加强谋划、提高效率的目的;要以“强学习正作风提能力争先锋”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坚持问题导向,加强作风建设,在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下功夫,从而达到加强责任、提高质量、提高执行力的目的。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