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教师首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年会讲台 学术发声彰显学科建设新成效

时间:2025-08-26  作者:刘洋  资料来源: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浏览次数:

8月22日至24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25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于广州盛启。作为全国社工教育领域的权威盛会,此次会议由华南农业大学匠心承办,汇聚全国各地800余名教育者、学者与实务代表,共探行业前沿,擘画社工教育与实践高质量发展新篇。人文学院社会工作学科带头人、院长曹景萍教授携黄水勃、周惠玉两位研究生导师参会,深度融入学术交流,尽显学科实力与团队风采。

平行分论坛上,我院两位导师双线发力,精彩发言引发热烈反响。在“全面乡村振兴与新时期反贫困的社会工作研究” 分论坛中,黄水勃博士以《主体协同与资本再生:乡村文化振兴中社会工作的嵌入式介入路径》为题,紧密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核心要求,精准指出乡村文化振兴需要突破“制度悬浮”“主体割裂”“文化断层”三重困境,必须依靠“主体协同”为核心“资本再生”为支撑的双循环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制度逻辑与社会动力,进而形成夯实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基础。其研究结果的实践指导性与理论创新性获得现场专家高度认可。

同期“社会工作循证科学的深化与拓展”分论坛,周惠玉博士以《无聊倾向对大学生短视频成瘾的影响:孤独感的中介作用与小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破题,直击大学生短视频成瘾热点痛点。其研究多阶段递进,既为高校提供循证依据,又创新了社工介入青年心理健康路径。两位导师的论文均入选年会优秀论文并登台发言,这既是我院教师首获协会年会“论文入选+专题发言”的历史性突破,更实现了“双师同期发声、双果获年会认可”的佳绩。

此次参会为学科搭建高水平交流桥梁。借由与权威专家的深度对话,我院既精准把握社工教育改革与科研创新趋势,更明晰学科优化、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升级方向。人文学院将以此次盛会为契机,深耕社会工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强化“理论+实务”双轮驱动,增设实践模块;社会服务聚焦国家战略与地方经济社会需求,打造特色品牌;持续提升专业内涵,推动社工专业向特色化、高质量迈进,为进一步构建优化社会工作学科的知识体系注入更多“黑土智慧”。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