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新生对校史校情的认知,厚植荣校爱校情怀,充分发挥校史文化育人价值。9月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2025级新生前往校史馆等校园文化教育实践场所,开展集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学习、实践性体悟于一体的“行走的思政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入学教育形式,深挖校史中的红色育人资源,以“校史讲述+实地走访”为核心,学院精心设计研学路线,打造立体生动、身临其境的思政课堂。在校史馆内,新生们跟随讲解员,通过“因煤而生、依煤而长、缘煤而兴”三个篇章,系统了解了学校自1947年建校以来的发展历程及与煤炭行业同频共振的奋斗轨迹。随后,学院“思政之音”理论宣讲团成员带领新生前往陈郁塑像、筹建大道、劲牛等校史文化教育实践场地,在“行走”中加强对学校办学历史的直接认知,对陈郁精神、劲牛精神的直观感受,用可亲可感的“看见”体悟学校两地办学和搬迁历程的艰辛,在“行走”中凝聚“爱校、知校、荣校”的主人翁意识,熔铸“科大人”的精神烙印。

这场“行走的思政课”是依托校史资源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实践,引导新生走出课堂、触摸校史,织就了一张心连校史、情系校园的情感纽带,激励新生在汲取校史养分中坚定理想信念,在传承科大精神中勇担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