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广泛开展黑龙江省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提升广大师生科学素养,9月15日至26日,由校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外国语学院科协承办,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协办的以“人工智能,点亮未来”为主题的科普月系列活动圆满落幕。
9月15日至18日,外国语学院科协举办了首场活动科技展览,创新创业学院同期举办了“大学生创新作品展”,两项活动相得益彰。展览期间,外国语学院科协通过宣传单、宣传手册、展板等载体对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人工智能生成合成标识办法》《“人工智能+”行动实施意见》进行了广泛宣传。副院长杨阳,活动负责人杨艳、赵巍老师,以及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们对学习人工智能所需学科知识、学习途径和学习方法进行了细致解答,实现了“展示、普法、交流”的三重目标。





9月19日上午,外国语学院科协邀请复旦大学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教授作了题为“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发展与前瞻”的人工智能科普知识讲座,150余名师生积极参加。9月22日上午,外国语学院科协邀请东北林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作了题为“AI重塑视界:图形与虚拟现实的未来”的人工智能科普知识讲座,150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讲座不仅是一次科学普及,更是一座连接学术、产业与未来应用的桥梁。


9月19日晚,外国语学院科协举办了以“人工智能赋能行业创新”为主题的线上科技沙龙,邀请中国移动哈尔滨分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部、中兴集团哈尔滨分公司的工程师与学者作为分享嘉宾,分别从通信、科研与产业应用等角度,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相关行业及高校中的创新应用与赋能实践。活动由赵巍与杨艳老师共同主持,120余名师生通过腾讯会议参加了沙龙。

9月23日至25日,外国语学院科协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人工智能“科普知识竞赛”,共100余名学生参加了比赛,其中崔佳浩等5名学生获得一等奖,郝丽然等5名学生获得二等奖,张继尧等10名学生获得三等奖。本次活动旨在响应国家对新质人才培养的号召,在全校范围内普及人工智能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9月24日,外国语学院科协组织120余名师生走进思灵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开展人工智能科普实践活动。在展厅,师生们近距离观摩体验了力控机械臂、机器人操作系统等创新产品,深入了解了AI智能机器人在3C消费电子、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解决方案。本次活动的师生来自计算机、材料、电信、电气、机械、外语、环境化工等多学科领域,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围绕技术原理与行业应用展开交流,切身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文理互补的创新价值,凸显了“文理同频、跨界融合”的科普主题。




本次科普月系列活动得到了科技处、校团委、创新创业学院、研究生学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科普月系列活动提升了我校师生对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认知,进一步推动了跨学科交流与创新实践,营造了“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浓厚学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