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形势下2022届毕业生的教育引导与服务管理工作,营造温暖、感恩、不舍的浓厚氛围。经济学院根据学校对毕业生离校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以生为本、教育优先的原则,以情感教育为主线,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以方便、快捷、有序为原则,加强毕业生在理想信念、诚信感恩、奋斗奉献、文化自信等方面的教育引领,以“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为主题,精心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
强化思想引领,一堂党课守初心。为进一步强化党员的身份意识,教育引导毕业生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张德本为毕业生开展《以青春之我肩负起国家民族的希望》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大课。勉励毕业生在今后的新岗位上争创新业绩,多作新贡献,增强党性修养,特别是党员的责任担当意识。通过“三重温”等活动形式,引导毕业生进一步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毕业后的人生征途中,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一份“礼物”暖学子。手写诗词,纸短情长,经济学院以毕业季为契机,将传统书法与毛泽东诗词相结合,让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更加生动鲜活。毕业年级辅导员老师从寒假开始精心准备,利用三个多月时间书写《长征》、《沁园春长沙》、《西江月井冈山》、《忆秦娥娄山关》等诗词,为学院2022届321名毕业生每人准备了一份难忘的毕业礼物,旨在引领学院青年学生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学院原创《纸短情长》主题视频播放次数达75.3万次,先后被共青团中央、学校共青团、中国教育报、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凤凰网教育、黑龙江共青团、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等官方媒体报道、评论。截至目前,微博话题阅读量达1162.8万次。


“衣路同行”办实事,一次志愿服务传爱心。为充分发挥主题教育活动滋养人心、凝聚力量的积极作用,学院聚焦毕业生急难愁盼的问题,进行细致的摸排,建立台帐,分类指导,提供服务。学院党委将毕业生离校相关志愿服务活动纳入经济学院能力作风年“我为群众办实事”台帐,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针对毕业生行李的打包和邮寄工作,学院师生齐上阵,第一时间建立台账,对接毕业生行李邮寄的实际需要,通过党员先锋队为未返校毕业生解决了行李转运的实际困难。




聚焦学风建设,一次分享树榜样。为宣传毕业生成长经历和经验做法,发挥榜样力量,激励低年级学生与先进并肩,用奋斗定义青春。5月15-25日,学院官方微信平台经海拾贝先后推出了刘佳怡、赵成明、刘欣、陈倩等4位优秀毕业生代表的成长经历,4位同学分别就求职就业经验、夯实专业理论基础,提高科研能力、在学生工作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公务员考试备考经验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充分发挥了优秀毕业生的“传帮带”作用,也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启示参考。

青春告白母校,一系列视频忆往昔。学院精心制作了《致青春》、《遇见·再见》、《纸短情长》、《浦源路2468号的日子》等毕业季主题视频,并在青春经苑视频号展播,累计浏览量达66745次。将青春的美好定格于每一帧,将母校的希望寄托于每一个画面,温情共伴成长,暖心筑梦远航,共同见证回忆曾经青涩的模样成长到现在拥有担当的奋斗青年。


增进爱校荣校情怀,一条建议献母校。6月2日下午,经济学院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座谈交流形式为毕业生搭建平台,积极动员2022届毕业生立足学院发展实际,为学院党建、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学院党委书记张德本表示,希望各位同学完成向校友身份转换后,依然能够关注、支持母校发展的各项事业,多建言献策,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校友力量。



青春不散场,一张合影致青春。为帮助2022届毕业生重忆美好校园生活,增进情感交流,经济学院于5月15日-28日开展“洋溢青春风采,定格感动瞬间”合影活动,毕业年级辅导员老师用相机为即将毕业的经济学子定格美好青春回忆、留下最美科大印象,以此纪念独属于自己的青春岁月,为毕业生留住这个夏天。



